电工学习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国电力工业的历史及发展方向

2014-12-2 09:35| 编辑:电工学习网| 查看: 9049| 评论: 0

  19世纪上半叶电磁学的蓬勃发展为电气技术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电能的应用则促进了工业化国家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820年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很快出现了原始的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原始的电力线路使用的就是100~400V低压直流电。由于输电电压低,输送的距离不可能远,输送的功率也不可能大。
  1882年法国人德波列茨首先实现了较高压的直流输电。将位于密士巴赫煤矿的蒸汽机发出的电能输送到57km外的慕尼黑,用以驱动水泵运转。采用的电压为直流1500~2000V,输送的功率为1.5kW,效率为60%。随着生产的发展,要求增大输送功率与输送距离,提高输送效率,这就要求提高输电电压,而发电机电压因避免出现电晕不可能提高得很高,且直流高压输电与用户低压用电之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使得当时的直流输电制遇到很大的挑战。于是,1885年匈牙利工程师吉里等研究出封闭磁路的单相变压器,由此实现了单相交流输电。1889年俄国工程师先后发明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变压器和三相交流制。1891年德国工程师奥斯卡.冯.密勒主持展出了最早的输电系统,奠定了近代三相交流输电技术的基础。
  三相交流制的优越性很快显示出来,使运用三相交流制的发电厂迅速发展,而直流制不久便被淘汰。随着输电电压、输送距离和输送功率的不断提高,更大规模的电力系统不断涌现。
  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输电工程以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代电力系统的面貌已今非昔比,旧貌换新颜。电力系统不仅在输电电压、输送距离、输送功率等方面有了千百倍的增长,而且在电源构成、负荷成分等方面也有很大变化。不仅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化学能的火力发电厂,利用水能的水力发电厂,利用核能的原子能发电厂,也还有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下热能等的发电厂。在负荷成分方面,不仅有电动机、电灯,还有相当比重的电热电炉、整流装置等。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电子技术(控制、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引入电力系统为标志,使其在运行管理上的高度自动化。如今,不仅组成电力系统的各主要环节都配备有日益数字化的测量、保护、控制装置,而且不少电力系统还配有用以管理全系统运行的数字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系统,称为能量管理系统。它与电力系统联机,具有持续不断监视、控制后者的功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为彻底解决交流输电中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工程师又转向直流输电,从而进一步提高输送能力。如今的直流输电电压已超过±600kV,输电距离已超过1000km,输送功率已超过3000MW,与百年前德波列茨的实验相比,已有霄壤之别。

看过《我国电力工业的历史及发展方向》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2020年电工职业资格证取消了?电工职业资格
  • plc编程工资多少一个月
  • 电工工资高吗?电工工资怎样?电工工资多少好
  • 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哪个就
  • 电工朋友注意啦,国家发布新版电工证,再也
  • 家电售后挣钱多吗?家电售后维修挣钱吗?现在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1-12-6 20:50

Powered by © 2011-2021 www.diangon.com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不良信息举报

技术驱动未来! 电工学习网—专业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技术学习网站。

栏目导航: 工控家园 | 三菱plc | 西门子plc | 欧姆龙plc | plc视频教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