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习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安全行为的激励

2015-3-21 13:29| 编辑:电工学习网| 查看: 8753| 评论: 0

    一、激励概述

    激励,指激发人的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1、激励的基本特征

    (1)有具体的对象。劳动生产过程中,激励的对象是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2)激励是人的动机激发循环。

    (3)激励的效果的判断。它可由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予以判断。

    2、激励的循环过程

    二、激励的基本原则

    1、目标结合原则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3、引导性原则

    4、合理性原则

    5、明确性原则

    6、时效性原则

    7、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8、按需激励原则

    三、激励理论的分类

    1、内容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2、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着重研究激励目的,该理论包括:挫折论,归因论。

    3、过程型激励理论

    该理论包括:弗隆“期望理论”,亚当斯“公平理论”,斯金纳“强化理论”。

    四、激励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只有当某低层次需要相对满足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化为强势的需要。

    该理论在运用时应:

    (1)注意调查分析本企业职工需要层次结构的状况,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3)注意职工需要层次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满足职工需要的管理方法。

    (4)把职工的安全需要与其他需要作为一个需要体系综合考虑,以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双因素理论

    行动动机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该理论对安全管理的启示:

    (1)重视保健因素的满足,充分利用激励因素对职工进行安全的激励作用。

    (2)将企业安全生产的近期目标和发展规划以不同的形式反馈给职工,以增强职工对企业安全生产的信心。

    (3)要正确区分两类因素,做到因人而异,并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

    3、强化理论

    又称矫正理论。强调人的行为与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认为管理者可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来控制人的行为。

    在实际运用中,应以积极强化为主,慎重采用消极强化,注意强化的时效性,同时因人而异,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效果,以使强化机制协调运转并产生整体效应。

    4、挫折理论

    主要解释人的动机行为受阻而未能满足需要时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导致的行为表现,力求采取措施将消极性行为转化为积极性、建设性行为。

    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帮助职工用积极的行为适应挫折,改变受挫折职工对挫折情境的认知和评价,以减轻挫折感。

    5、期望理论

    理论基本点:人的积极性被激发的程度,取决于他对目标价值估计的大小和判断实现目标概率的大小

    该理论的启示:

    (1)企业应重视安全生产目标的结果和奖酬对职工的激励作用。

    (2)要重视目标效价与个人需要的联系。

    (3)通过各种方式为职工提高个人能力创造条件,增加职工对目标的期望值。

    6、公平理论

    理论基本点: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薪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该重视公平理论解释的职工安全工作行为动机的激发与职工的公平感的联系,预防不公平感给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带来的消极影响。

看过《安全行为的激励》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电工学习网 ( )

GMT+8, 2021-12-6 20:45

Powered by © 2011-2021 www.diangon.com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不良信息举报

技术驱动未来! 电工学习网—专业电工基础知识电工技术学习网站。

栏目导航: 工控家园 | 三菱plc | 西门子plc | 欧姆龙plc | plc视频教程

返回顶部